感染症組

簡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八十五年元月一日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後,吳成文院長即敦聘何曼德院士擔任臨床研究組組主任,何曼德院士於八十六年七月十一日返國述職。臨床研究組自成立以來,一直致力於感染症臨床訓練及相關研究計畫,為精確呈現本組任務與充分涵蓋本組研究內容,本組於九十八年二月九日更名為「感染症研究組」。

        感染症研究組前身為何曼德院士於八十二年開始策劃主持的「感染症臨床及研究訓練計畫」,該計畫至今已辦理五期訓練班,共訓練四十四位感染症專科醫師。他們現今分散在全國各大醫學中心至各區域級醫院,負責感染症疾病之防治工作,在民國九十二年SARS爆發之際,皆有卓越的表現。

        前組主任蘇益仁教授於SARS期間借調疾病管制局,已於九十三年五月期滿回到本組。而本組也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進行密切的分工合作,進行感染症的防治與研究。並獲得統一企業捐助,已在成功大學校區內興建 「國家衛生研究院南部臨床研究中心-統一健康研究大樓」,此大樓於九十五年落成啟用,並與成功大學及相關單位進行學術合作。

        感染症研究組配合目前國內重要的感染疾病,前瞻性地規劃本組的研究方向及重點。本組除進行監測與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外,亦提供資料與專業知識,協助國家重要政策制定。本組持續進行微生物抗藥性監測、病毒流行病學調查及結核病分子流行病學調查,掌控臺灣地區性的抗藥性趨勢資料及協助找出本土獨特抗藥性問題,亦進一步探討病原菌傳播途徑。另一方面,本組積極進行基礎的微生物抗藥性分子機制、毒性因子研究,及病毒相關腫瘤之臨床研究。因應國家政策,本組特別加入重點防疫項目HIV/AIDS的流行病學與抗藥性之研究。   

本組任務乃在深入瞭解本土醫療問題進行研究與防治,以增進台灣民眾的健康福址。現階段主要致力於:

一. 對重要的細菌、黴菌及病毒病源進行全面性監測及成立菌株組織庫,以掌握流行趨勢,瞭解抗藥情形,並進而採取適當措施以防治微生物抗生素抗藥所造成的危機。
二. 進行分子遺傳研究,以瞭解抗生素抗藥機制與有抗藥性
病原菌傳播之途徑。
三. 對主要本土疾病與傳染病進行毒性因子、宿主反應及其他病理機轉研究與建立動物模式臨床試驗,以做為防治依據。
四. 
提供資料與專業知識,協助國家重要政策制定。

研究重點
  • 微生物研究諮詢實驗室
  • 結核病研究整合型計畫
  • 致病菌抗藥性的機制與流行病學的研究
  • 台灣食品動物界與人類有關之抗藥性細菌監測及機制研究
  • 病毒蛋白的宿主細胞反應及病理生物學實驗室
  • 病毒相關嗜血症候群整合型計畫
  • 國衛院台南病毒檢驗與研究實驗
歷年研究重點
  • 感染症臨床及研究訓練計畫
  • Flaviviruses 之研究
  • 腸病毒之研究
  • 推行中醫傳統醫藥臨床試驗

Comments are closed.